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辛亥革命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xīn hài gé mìng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事件。

词语解释

辛亥革命xīn hài gé mìng

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满清统治革命。继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相继起义响应,清王朝终于被推翻。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Chines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led by Dr.Sun Yat-Sen which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国语辞典

辛亥革命xīn hài gé mìng

清宣统三年(西元1911)​,岁次辛亥,十月十日同盟会在武昌所发动的革命,各省纷纷响应,终于推翻满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时代创建中华民国

网络解释

辛亥革命 (1911年中国爆发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推举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不可低估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造句

  • 1.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清朝统治走向终结。
  • 2.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 3. 每逢10月10日,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 4.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革命思想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 5.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其意义深远。
  • 6. 课堂上,老师生动地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 7. 那部老电影详细还原了辛亥革命期间的风云变幻,让观众身临其境。
  • 8. 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发展历程。
  • 9. 尽管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的建设充满曲折,但推翻帝制的成果是不可磨灭的。
  • 10. 这座纪念馆里陈列着大量关于辛亥革命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引人深思。

xīn hài gé mìng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拼音是:xīn hài gé mìng。名词。意思是:清宣统三年(西元1911)​,岁次辛亥,十月十日同盟会在武昌所发动的革命,各省纷纷响应,终于推翻满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时代,创建了中华民国。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