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李贽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lǐ z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明代思想家。其“童心说”及反传统思想影响深远。

词语解释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李贽造句

  • 1.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解放潮流中,李贽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先驱,他的许多见解至今仍具启发意义。
  • 2. 李贽提出的“童心说”打破了当时僵化的理学教条,强调了人性的自然与真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3. 因对儒家经典的批判和对传统礼教的蔑视,李贽在当时被视为异端,遭受了严厉的迫害。
  • 4. 尽管身陷囹圄,李贽依然坚守自己的思想,用生命捍卫了言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价值。
  • 5. 许多学者在研究明代思想史时,都会将李贽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对象,探讨其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6. 从王阳明心学到李贽的“童心说”,明代后期思想界呈现出一种追求内在真理和个体解放的趋势。
  • 7. 阅读李贽的《焚书》和《藏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世俗偏见的挑战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 8. 历史上的李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称他为离经叛道的狂徒,也有人视他为振聋发聩的智者。

lǐ zhì

李贽

李贽,拼音是:lǐ zhì。意思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相关组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