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党同伐异

基础信息

  • 词语 党同伐异
  • 繁体黨同伐異
  • 拼音dǎng tóng fá yì
  • 词性动词 成语
  • 近义词朋比为奸 官官相护 结党营私 党同妒异 狼狈为奸 标同伐异 结私营党 诛除异己
  • 反义词公正无私 兼容并包 不偏不倚 无偏无坦 无偏无袒
  • 用法贬义动词短语,指结帮派、排斥打击异己。常作谓语。

词语解释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

拉帮结派偏袒同党攻击异己

原指学术上的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集团之间的斗争。党同伐异,此姘彼丑。 —— 周邦彦《汴都赋》

defend those who being to one's own faction and attak those who don't; unite only with those of the same ideas and attack the others;

国语辞典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ā yì

结合同党,攻击异己。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团体之间的斗争。也作“伐异党同”。

后汉书 · 卷六七 · 党锢传 · 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网络解释

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是1916年9月5日上映一部历史剧情电影,由大卫·格里菲斯执导,丽莲·吉许、安德烈·贝兰杰、弗兰克·鲍沙其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由4段相隔数千年互不相关故事连缀而成 :《母与法》、《基督受难》、《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和《巴比伦的陷落》。故事虽不相关,但反映了一个共同主题祈求和平反对党同伐异。

影片影像结构叙事结构以及镜头运动剪辑节奏上的创新世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极大,被认为是最早的经典影片之一。1958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它被评为电影史上12部最佳影片之一。

党同伐异 (汉语成语)

党同伐异,读音:dǎng tóng fá yì,释义是 党:偏袒。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自:《后汉书 ·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党同伐异造句

  • 1.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不同政见者应通过理性辩论寻求共识,而非一味地党同伐异
  • 2. 这家公司的问题在于,内部派系林立,各方势力互相排挤,整日忙于党同伐异,根本无心发展业务。
  • 3. 学术研究最忌讳党同伐异,否则就会阻碍真理的探索和知识的进步。
  • 4.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衰落都始于内部的党同伐异,导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
  • 5. 他一向行事霸道,容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待异见者更是习惯于党同伐异
  • 6.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警惕并杜绝任何形式的党同伐异行为。
  • 7. 思想的自由交流是创新的源泉,而狭隘的党同伐异只会扼杀创造力。
  • 8. 教师队伍中如果出现党同伐异的现象,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更会给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dǎng tóng fá yì

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拼音是:dǎng tóng fá yì。动词、成语。意思是:结合同党,攻击异己。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团体之间的斗争。也作“伐异党同”。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