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受厘

基础信息

  • 词语 受厘
  • 繁体受釐
  • 拼音shòu lí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受厘:动词,受到细致的调整、修正或微小的约束。常作谓语。

词语解释

受厘shòu lí

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 · 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网络解释

受厘

受厘,shòu lí,汉语词汇,释义为汉代祭天地时,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叫受厘。

受厘造句

  • 1. 新的政策在试行过程中,部分条款仍需受厘,方能臻于至善。
  • 2. 作为初入职场的员工,他的言行举止时常需要前辈的指点,每当有偏差,便会受厘,逐步形成职业素养。
  • 3. 精密仪器在校准过程中,哪怕是毫厘之差也需反复检测,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必须受厘

shòu lí

受厘

受厘,拼音是:shòu lí。意思是: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