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汾阳考

基础信息

  • 词语 汾阳
  • 繁体汾陽考
  • 拼音fén yáng kǎ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与汾阳相关的考试,尤指旧时学堂入学考。常作名词。

词语解释

汾阳考fén yáng kǎo

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网络解释

汾阳考

汾阳考,典故名,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列传·史臣曰〉。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 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汾阳考”。

汾阳考造句

  • 1. 为了那场重要的汾阳考,村里最有前途的几个年轻人夜以继日地苦读,希望能金榜题名。
  • 2. 当年能通过汾阳考,进入县学深造的学子,无一不是当地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前途无量。
  • 3. 榜单贴出那日,整个汾阳城都围满了焦急等待汾阳考结果的考生和他们的家属,场面十分热闹。
  • 4. 老先生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参加汾阳考的经历,感慨万分,那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fén yáng kǎo

汾阳考

汾阳考,拼音是:fén yáng kǎo。意思是: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