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驿使

基础信息

  • 词语 驿使
  • 繁体驛使
  • 拼音yì shǐ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古代驿站的信使,专递公文、信件。常见搭配:派出、兼程。

词语解释

驿使yì shǐ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estafette;

引证解释

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后汉书 · 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
唐 · 杜甫 《黄草》诗:“秦中 驛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王闿运 《上张侍讲启》:“每询驛使,知寓 南昌,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

2.外族通译信使。驛,通“译”。

《后汉书 · 鲜卑传》:“及南单于附 汉,北虏孤弱,二十五年, 鲜卑 始通驛使。”
刘攽 校曰:“案,驛当作译。”

3.借指梅花。参见“驛使梅花”。

宋 ·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宋 · 朱淑真 《绛都春 · 梅》词:“寒阴渐晓,报驛使探春,南枝早开。”

国语辞典

驿使yì shǐ

驿站上替人传递书信物件的人。

唐 · 杜甫〈黄草〉诗:“秦中驿使消息蜀道兵戈是非。”
宋 · 无名氏《梅妃传》:“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

网络解释

驿使

传递公文、书信的人。《后汉书 · 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谘问。” 唐杜甫 《黄草》诗:“ 秦中 驿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王闿运 《上张侍讲启》:“每询驿使,知寓 南昌 ,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

驿使造句

  • 1. 皇帝闻讯大惊,立刻派出驿使,快马加鞭将旨意传达给边疆守将。
  • 2. 数日后,一名驿使风尘仆仆地抵达驿站,他带来的是朝廷关于赈灾的最新命令。
  • 3. 经由驿使传递的最新战报,让原本紧张的军营气氛稍有缓解。
  • 4. 在通讯不便的古代,驿使承担着维系中央与地方信息流通的关键任务。
  • 5. 为确保公文及时送达,这位驿使日夜兼程,甚至顾不上饮水歇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庶邦:宋.无名氏《梅妃传》:「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
  • 岭表:《晋书.卷五七.藤修传》:「晧以修宿有威惠,为岭表所服」宋.无名氏《梅妃传》:「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
  • 驿:【组词】:驿马、驿使古代供传送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换马匹、暂时休息的地方。
  • 切齿拊心:《宋书.卷七八.列传.萧思话》:「此月五日,被驿使追命骑还朝,切齿拊心,辄已锺疾,虽百口在都,一非所顾」也作「痛心切齿」、「切齿腐心」。
  • 絮:唐.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形形容说话罗嗦、没有重点。
  • yì shǐ

    驿使
    驿 使

    驿使,拼音是:yì shǐ。意思是:驿站上替人传递书信或物件的人。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