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剔犀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tī xī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传统雕漆工艺及器物,多雕刻云纹、回纹图案。

词语解释

剔犀tī xī

漆器名。

国语辞典

剔犀tī xī

一种漆雕的制法。首先不同颜色的漆,以分层设色方法涂在制好的胎骨上,然后在漆层上剔刻出图案雕刻刀锋斜下,使不同颜色的漆层能够显现,状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色为主,且因以花纹形态区别,故多限于云纹、回形纹几种

金瓶梅 · 第五五回》:“不一时,只见剔犀官桌上列著几十样大菜,几十样小菜,都是珍羞美味。”

网络解释

剔犀

剔犀系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剔犀造句

  • 1. 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宋代剔犀盒,其纹饰流畅,色泽古朴,令人赞叹不已。
  • 2. 学习剔犀工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刀法,每一层漆都得小心翼翼地雕刻。
  • 3. 这件清代剔犀盘是家族传家宝,历经数百年风霜,依旧光彩夺目。
  • 4. 宋元时期的剔犀器物尤为精美,以其独特的云钩回纹闻名于世,深受藏家追捧。
  • 5. 如今,许多年轻匠人也在尝试将传统的剔犀技艺融入现代设计,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tī xī

剔犀

剔犀,拼音是:tī xī。意思是:一种漆雕的制法。首先用不同颜色的漆,以分层设色的方法涂在制好的胎骨上,然后在漆层上剔刻出图案。雕刻时刀锋斜下,使不同颜色的漆层能够显现,状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色为主,且因以花纹形态来区别,故多限于云纹、回形纹几种。

相关组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