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竹简

基础信息

  • 词语 竹简
  • 繁体竹簡
  • 拼音zhú jiǎn
  • 词性
  • 近义词尺牍 翰札 书牍 尺素 信件 书札 尺简 书函 简牍 信札 书信 书翰 书柬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竹片,常与“刻写”“阅读”等搭配。

词语解释

竹简zhú jiǎn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bamboo slip used for writting on;

引证解释

1.古代用以书写记事的竹片。

《后汉书 · 宦者传 · 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为纸。”
晋 · 荀勗 《<穆天子传>序》:“汲县 民 不準 盗发古冢所得书也,皆竹简素丝编,以臣 勗 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
清 · 俞樾 《茶香室续钞 · 宋人书帖犹用竹简》:“南宋 · 初,士大夫书翰犹用竹简。”
胡适 《答任叔永书》:“正如古人用刀刻竹作字,后来有了纸笔,便不用刀笔竹简了。”

2.史册

清 · 陈梦雷 《作书友人投笔志恨》诗之一:“我志原何许,逢人却乞怜是非竹简方寸苍天。”

国语辞典

竹简zhú jiǎn

竹片。古代纸未发明前,将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写文字称为竹简”。

后汉书 · 卷七八 · 宦者传 · 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谓之为纸。”

网络解释

竹简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竹简造句

  • 1. 考古学家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竹简,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2. 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最主要的书写载体和文化传承媒介。
  • 3. 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泛黄的竹简,记载着千年前的律法和思想。
  • 4. 古代文人墨客常在竹简上刻写诗文,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 5. 这批珍贵的出土竹简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
  • 6. 制作竹简工艺复杂,需经过选竹、杀青、刮削、编联等多道工序。
  • 7. 小学生们通过参观展览,亲身体验了在竹简上书写的古老方式。
  • 8. 翻阅历史的竹简,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智慧结晶。

zhú jiǎn

竹简

竹简,拼音是:zhú jiǎn。意思是:竹片。古代纸未发明前,将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写文字,称为“竹简”。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