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草鞋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cǎo xié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芒鞋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用草编织的简朴鞋子,常用于远行或象征贫苦。搭配“穿、编”。

词语解释

草鞋cǎo xié

稻草其他纤维手工编制一种简易鞋。

straw sandals;

引证解释

1.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

《朱子语类》卷十五:“人入德处,全在致知格物譬如临安府,路头一正,著起草鞋便会到。”
水浒传第十五回:“﹝ 吴用 ﹞穿上草鞋……连夜投 石碣村 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劈头遇见一个和尚,身穿破衲,脚踏草鞋,向我打了一个问讯。”

2.指 清 代民间某些秘密社团内司交通谍报职事人员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 · 联络三合会哥老会之经过》:“照三合会的规矩职位中最重要的有三个人,就是红棍、白扇、草鞋……草鞋,是传递探听消息的。”
陶成章 《浙案纪略外纪 · 教会源流考》:“第八巡风广东 人名曰草鞋),侦探一切事宜,是为老八。”

国语辞典

草鞋cǎo xié

1.用草编成的鞋。

《儒林外史 · 第五回》:“换了蓝布衣服草帽草鞋,寻一条小路,… …连夜找路回省城去了。”

芒鞋

2.歇后语)​没样儿。比喻没有规矩,不成体统

如:“他的孩子顽皮成性,是个草鞋──没样儿。”

网络解释

草鞋

草鞋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鞋,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黄帝臣子不则所创造。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有麦秸,玉米秸,东北乌拉草,鞋有系绳的,也有拖鞋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

草鞋造句

  • 1. 老和尚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前往远方的寺庙。
  • 2. 爷爷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编织的草鞋结实又耐穿,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订做。
  • 3.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穿上一双草鞋已是不易,很多人都是赤脚劳作。
  • 4. 当年红军长征,战士们就是靠着一双双简陋的草鞋,一步步走完了二万五千里。
  • 5. 展览馆里陈列着许多旧物件,其中一双沾满泥土的草鞋,仿佛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艰辛岁月。
  • 6. 她为了省钱供孩子读书,每天都穿着旧草鞋去市场卖菜,从不叫苦叫累。
  • 7. 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穿着草鞋,用双脚丈量着广袤的土地,跋涉千里。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草鞋亲:穿草鞋的亲戚。
  • 不借:如:「这样的物品仅剩一个,我不借给任何人」草鞋
  • 草鞋钱:旧日公人出差,向民间勒索的费用,称为「草鞋钱」。
  • 屩:名草鞋
  • 苞屦:居丧时所穿的草鞋
  • 扉屦:粗陋的草鞋
  • 晦迹韬光:金.侯善渊〈益寿美金花.无言无说〉词:「物我俱忘,晦迹韬光德自长」元.王仲元〈江儿水.竹冠草鞋麤布衣〉曲:「竹冠草鞋麤布衣,晦迹韬光计」也作「韬光灭迹」、「韬光晦迹」、「韬光隐迹」、「韬神晦迹」。
  • cǎo xié

    草鞋

    草鞋,拼音是:cǎo xié。名词。意思是:①.用草编成的鞋。②.(歇后语)​没样儿。比喻没有规矩,不成体统。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