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疏密

基础信息

  • 词语 疏密
  • 繁体
  • 拼音shū mì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稀疏与紧密的程度。多作名词,或形容词“疏密有致”。

词语解释

疏密shū mì

1.稀疏稠密

疏密不匀的排列

density;

2.疏远亲密

不间疏密

distant and close;

3.松散与坚密。

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 —— 沈括梦溪笔谈

loose and solid;

引证解释

1.亦作“疎密”。亦作“踈密”。

2.稀疏与稠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斑閒赋白,踈密有章。”
踈密,一本作“疏密”。 南朝 ·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
明 · 谢肇淛 五杂俎 · 人部三》:“古无真正楷书……至国朝, 文徵仲 先生极意结构,疎密匀称位置适宜。”

3.简与繁;略与详。

后汉书 · 文苑传下 · 祢衡》:“衡 为作书记轻重疎密,各得体宜。”

4.粗疏精密

《晋书 · 律历志中》:“六十日中疏密可知不待十年。”
《隋书 · 律历志中》:“大象 元年太史上士 马显 等,又上《丙寅元历》,抗表奏曰:‘……去年冬, 孝宣皇帝 乃詔臣等,监考疎密,更令同造。’”宋 ·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如臣之説为可采者,其推行之法, 陆贄 所陈,惟陛下察其疎密,详加损益,取进止。”

5.宽严

《晋书 · 刑法志:“咸康 之世, 庾冰 好为纠察,近於繁细,后益矫违,復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

6.松散与坚实

唐 ·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宋 · 沉括 《梦溪笔谈 · 象数一》:“其法先治一室,令地极平,乃埋律琯,皆使上齐,入地则有浅深……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

7.疏远与亲密。

宋 · 苏舜钦 《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又乐賑人急难,不间疎密。”

8.高下

清 · 李渔 《闲情偶寄 · 词曲上 · 音律:“《南西厢》翻本不可无,予又因此及彼,而有志《北琵琶》一剧……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如已经行世之前后八种,及已填未刻之内外八种,合而较之,必有浅深疎密之分矣。”

网络解释

疏密

疏密,亦作“疎密”,稀疏与稠密,疏密不匀地排列;疏远与亲密,不间疏密;松散与坚密。

疏密造句

  • 1. 这幅园林设计图,山石与水景的疏密处理得恰到好处,富有层次感。
  • 2. 学习书法,要学会控制笔画的疏密,才能写出神韵。
  • 3. 这首乐曲的旋律,快慢和声部的疏密变化多样,引人入胜。
  • 4. 排版时要注意文字的行距和字距疏密,以保证阅读舒适度。
  • 5. 观察树叶的分布疏密,可以推测其所处环境的生长状况。
  • 6. 随着交往的深入,彼此间的关系疏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考验着友谊。
  • 7. 画家笔下的荷叶,虽形状各异,但整体布局疏密有致,生机盎然。
  • 8. 城市规划应合理安排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疏密分布,避免过度集中。
  • 9. 这部小说的情节安排疏密相间,既有紧张刺激的高潮,也有舒缓铺垫的过渡。

shū mì

疏密

疏密,拼音是:shū mì。名词。意思是:①.稀疏与稠密。②.疏远与亲密。③.松散与坚密。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