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东汉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東漢
  • 拼音dōng hàn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常作主语、宾语或定语。

词语解释

东汉dōng hàn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国语辞典

东汉dōng hàn

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网络解释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序幕董卓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造句

  • 1. 东汉光武帝刘秀励精图治,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 2. 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
  • 3. 造纸术在东汉蔡伦的改进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文化传播功不可没。
  • 4.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流派,都起源或繁盛于东汉时期。
  • 5. 考古学家在洛阳发现了大量东汉时期的墓葬群,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
  • 6. 与西汉相比,东汉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策略,加强了边疆防御。
  • 7. 尽管东汉后期政治腐败,但其在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方面仍有显著进步。
  • 8. 小说《三国演义》生动地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dōng hàn

东汉

东汉,拼音是:dōng hàn。名词。意思是: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