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十二时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十二時
  • 拼音shí èr shí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一天十二个时辰或全天,常作名词,可作状语表时间持续。

词语解释

十二时shí èr shí

古时分一昼夜十二时,以干支为记。犹言一昼夜,全天。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b22e98ec4>十二时慢”。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引证解释

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左传 · 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 · 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 赵翼 《陔馀丛考 · 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 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唐 · 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宋史 · 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b22e98ec4>十二时慢”。 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别名,双调四六四七字两体。

4.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国语辞典

十二时shí èr shí

1.古人一天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

2.全天。

唐 ·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宋史 · 卷三八五 · 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网络解释

十二时

中医术语名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

十二时造句

  • 1. 古人将一日分为十二时,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以干支纪年。
  • 2. 他研究易经命理,对每个十二时所对应的五行和生肖都了如指掌。
  • 3. 按照传统习俗,择日结婚需避开冲煞,并非十二时辰皆为吉时。
  • 4. 边防战士们不分昼夜,十二时坚守在祖国边境线上,保卫家园安宁。
  • 5. 研发团队为了赶项目进度,经常是十二时轮番作业,办公室灯火通明。
  • 6. 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适时,子女们便十二时陪护在侧,不敢有丝毫懈怠。
  • 7. 那家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十二时都在忙碌,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 8. 他因过度思念故乡,十二时都心系家园,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亲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上午:夜半一至正午十二时
  • 丙夜:即午夜十一时、十二时
  • 变色龙:也称为「十二时虫」。
  • 金丸:《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传.拂菻传》:「第二门之楼中,悬一大金秤,以金丸十二枚属於衡端,以候日之十二时焉。
  • 三更:夜晚十二时左右。
  • 花晨月夕: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七出:「只为那三四更花晨月夕,惹下了十二时的孤眠独捱」《歧路灯》第一回:「花晨月夕,或作诗,或清谈,或小饮,每月也有三四遭儿」也作「花朝月夕」、「花朝月夜」。
  • 三更半夜:夜晚十二时左右。
  • shí èr shí

    十二时

    十二时,拼音是:shí èr shí。意思是:①.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②.全天。③.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