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古隶

基础信息

  • 词语 古隶
  • 繁体古隸
  • 拼音gǔ l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汉代以前或早期不成熟的隶书,兼作形容词性。

词语解释

古隶gǔ lì

秦汉隶书。与三国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国语辞典

古隶gǔ lì

秦代至西汉初期通用的隶书,仍未摆脱篆书形态,与日后盛行的汉隶不同

网络解释

古隶

古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也是古文字时代向今文字时代过渡字体,也是古文字时代向今文字时代过渡的桥梁。它的特点是把小篆粗细相等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棱角的横、竖、撇、捺、挑、勾等的笔划

古隶造句

  • 1. 这位古文字学家致力于研究秦汉简牍中的古隶,以探寻汉字演变的早期轨迹。
  • 2. 展览厅里一幅幅笔法雄健的古隶作品,展现了汉字初期质朴而又磅礴的力量。
  • 3. 他沉浸于临摹出土简帛上的古隶字体,试图捕捉其古拙厚重的独特韵味。
  • 4. 相较于成熟的汉隶,古隶线条更为自由奔放,保留了更多篆书的笔意和结构特征。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隶草:由古隶减省笔画、快速草写而成的一种书体。
  • 莱子侯刻石:一种古隶的石刻。
  • 裴岑纪功碑:古隶书,笔势雄劲生辣,六行,行十字,全称为「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 鲁孝王刻石:刻於西汉宣帝五凤二年(西元前56)时,文仅三行十三字,以古隶刻成,结体自然而富变化,多用圆笔,横画收尾波磔不甚明显。
  • 隶书: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后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
  • gǔ lì

    古隶

    古隶,拼音是:gǔ lì。意思是:秦代至西汉初期通用的隶书,仍未摆脱篆书的形态,与日后盛行的汉隶不同。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