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髻子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jì zǐ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盘绕于头上的发结。常作“扎、梳、盘”的宾语。

词语解释

髻子jì zǐ

发髻。喻指山峰

引证解释

1.发髻。

宋 · 秦观 临江仙词:“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
水浒传第二八回:“﹝军人﹞又带个篦头待詔来,替 武松 篦了头,綰个髻子,裹了巾幘。”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她把它结成一个小小的可笑髻子,顶在后脑上,显得安置不是地方。”

2.喻指山峰。

清 · 朱彝尊 《题沉上舍<洞庭移居图>》诗之五:“湿银三万六千顷,雨点青螺髻子浓。”

国语辞典

髻子jì zi

挽束在头顶上的发结。

元 · 杨维桢〈六宫戏婴图〉诗:“旃檀小殿吹天香,新兴髻子换宫妆。”
老残游记 · 第九回》:“倘若叫那和尚留了头,也挽个髻子,披件鹤氅,道士剃了发,著件袈裟,人要颠倒呼唤起来了。”

网络解释

髻子

髻子,中国古代妇女发式,或名缬子髻。始自两普。此髻式,在晋惠帝元康中(291—300),有妇人结发,髻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化之。

髻子造句

  • 1. 小女孩头顶扎着两个可爱的髻子,活像一对小牛角,特别讨人喜欢。
  • 2. 她将乌黑的长发盘成一个优雅的髻子,显得端庄而有气质。
  • 3. 老奶奶一丝不苟地梳着髻子,每一根银发都服服帖帖,透着生活的精致。
  • 4. 跳舞时,她的一个髻子散开了几缕头发,增添了几分随性和自然。
  • 5. 古代仕女常以高耸的髻子示人,彰显其独特的身份地位与审美。
  • 6. 母亲灵巧地为女儿扎起了两个小小的髻子,手法熟练,充满慈爱。
  • 7. 他玩耍时跑得太快,头上的小髻子一晃一晃的,差点要散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剪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遂将剪子先将髻子剪下,然后用剃刀剃净了」
  • 熏鑪:隋.江总〈大庄严寺碑〉:「熏鑪夜爇,遥来海岸之香」宋.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词:「玉鸭熏鑪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也作「薰炉」。
  • 剃刀:如:「旧时男性用剃刀刮胡子,现代则改用电动刮胡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遂将剪子先将髻子剪下,然后用剃刀剃净了」一种扁平锋利,专门用来刮除毛发胡须的刀。
  • jì zǐ

    髻子

    髻子,拼音是:jì zǐ。意思是:挽束在头顶上的发结。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