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戒敕

基础信息

  • 词语 戒敕
  • 繁体
  • 拼音jiè c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名。告诫训令,含郑重禁止之意。多指权威性教导。

词语解释

戒敕jiè chì

告戒。即戒书。

引证解释

1.亦作“戒勅”。

2.告戒。

汉 ·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三国志 · 魏志 · 中山恭王衮传》:“袞 忧惧,戒敕官属愈谨。”
《宋书 · 萧惠开传》:“惠开 先与 兴宗 名位略同,又经情欵,自以负衅摧屈,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敕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宋 ·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边臣贪功生事不足以示威,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
宋 ·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今日唯赖陛下戒勅有司,广为储备。”

3.即戒书。 汉 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参见“戒书”。

汉 ·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为戒敕也。”
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诏策》:“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

国语辞典

戒敕jiè chì

1.告诫

三国志 · 卷二〇 · 魏书 · 武文世王公传 · 中山恭王衮传》:“衮忧惧戒敕官属愈谨。”

2.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

南朝梁 · 刘勰文心雕龙 · 诏 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网络解释

戒敕

戒敕,是汉语词汇,出自《三国志 · 魏志 · 中山恭王衮传》,解释为告戒, 即戒书。

戒敕造句

  • 1. 高僧向弟子们戒敕:修行之路,当以清净为本,切勿执着于世俗虚妄。
  • 2. 皇帝在朝堂上严厉戒敕众臣,要求他们恪尽职守,切莫结党营私。
  • 3. 师门有训,凡新入门者,皆需由长老亲自戒敕,方可习武。
  • 4. 寺院的戒敕要求僧侣们必须守持素食,不得沾染荤腥。
  • 5. 朝廷颁布了一道戒敕,明令禁止各地官员私自屯粮,以防囤积居奇。
  • 6. 他谨记师傅的戒敕,无论遇到何种诱惑,都能坚守本心,不越雷池。

jiè chì

戒敕

戒敕,拼音是:jiè chì。意思是:①.告诫。②.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