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断七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斷七
  • 拼音duàn qī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性词组,指传统丧俗中结束“七”祭仪式。

词语解释

断七duàn qī

旧时迷信风俗,人死后每七天叫一个“七”,满七个“七”即四十九天时叫“断七”,常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魂

the Buddhist Service on each seventh day within 49 days after one's death;

国语辞典

断七duàn qī

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不再接受亲友吊唁称为断七”。

元 · 无名氏《神奴儿 · 楔子:“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家里别无得力的人,则有一个老院公。”
《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一三》:“到得过了断七,又忘了这段光景。”

网络解释

断七

时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称“断七”。

断七造句

  • 1. 他们准备在下周末为逝者断七,结束长达七七四十九天的祭奠。
  • 2. 按照家族规矩,老王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后,子女们要齐聚一堂为他断七
  • 3. 等到断七那天,家人才真正感到整个丧期告一段落,内心得以稍许平静。
  • 4. 尽管时代变迁,许多家庭仍坚持为逝者隆重断七,以示孝道与敬意。
  • 5. 断七过后,家里的气氛应该会稍微轻松一些,毕竟悲伤太久了。
  • 6. 他在外地工作,特意请假赶回来参加父亲的断七仪式,这是他最后能做的事情。

duàn qī

断七

断七,拼音是:duàn qī。意思是: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不再接受亲友吊唁,称为“断七”。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