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人格

基础信息

  • 词语 人格
  • 繁体
  • 拼音rén gé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品德 品行 人品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人的性格、品格和尊严。常搭配:独立、高尚、侮辱、尊重。

词语解释

人格rén gé

1.个人显著性格特征态度习惯有机结合

character; personality;

2.人的道德品质

human dignity;

引证解释

1.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藉以描画诗人人格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接触。”

2.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家庭名誉自身人格。”

3.谓人按照法律、道德其他社会准则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国语辞典

人格rén gé

1.人的品格

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

品德 品行 人品

2.心理学上指个体生活历程中对人、己、事、物、环境,所显现独特个性一般用 法比“性格”广义

3.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主体资格

网络解释

人格 (心理学术语)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 (汉语词语)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造句

  • 1. 他以其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所有同事的敬佩和信任。
  • 2.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影响其一生发展。
  • 3.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决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他人随意践踏。
  • 4. 他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愤怒地离开了充满嘲讽的会议室。
  • 5. 大学生应该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为步入复杂社会做好准备。
  • 6. 这位老艺术家一生清贫,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对艺术的纯粹追求。
  • 7. 法律规定,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格都应受到保护,侵犯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人格教育:以养成被教育者的完整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理想,称为「人格教育」。
  • 双重人格:解离性身分障碍症的临床症状,个体出现两个独立的人格,其存在的模式、思考方式、感觉和行动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 反常人格:异於常人的言行偏差,包括双重人格、冲突人格、神经病与精神病等。
  • 两重人格:参见「多重人格」条。
  • 人格分裂:参见「多重人格」条。
  • 多重性格:参见「多重人格」条。
  • 完人:人格圆满,道德、学识、行为毫无缺点的人。

rén gé

人格

人格,拼音是:rén gé。名词。意思是:①.人的品格。②.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历程中对人、己、事、物、环境,所显现的独特个性。一般用 法比“性格”广义。③.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的资格。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