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宰衡

基础信息

  • 词语 宰衡
  • 繁体
  • 拼音zǎi héng
  • 词性
  • 近义词宰相 首相 宰辅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古代对执掌国政的最高官员(宰相)的尊称。常用于辅佐君主。

词语解释

宰衡zǎi héng

1.汉书 · 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后以指宰相

2.作动词。指为相。

国语辞典

宰衡zǎi héng

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汉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称号,加王莽号为“宰衡”,位上公。见《汉书 · 卷九九 · 王莽传上》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

北周 · 庾信〈哀江南赋〉:“宰衡干戈儿戏搢绅以清谭为庙略。”

首相 宰辅 宰相

网络解释

宰衡

1.汉平帝时加给王莽的官名

《汉书 · 王莽传》:“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莽因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故合二人称号以自尊。位上公,又改诸侯王上。

《汉书 · 平帝纪》:“夏,皇后(即孝平皇后王嬿),见于高庙,加安汉公(王莽)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

2.指宰相。

3.作动词。指为相(做宰相)。

宰衡造句

  • 1. 在古代,一位贤明的宰衡往往能辅佐君主开创盛世,其权柄仅次于皇帝。
  • 2. 那位新上任的宰衡,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殚精竭虑为国效力。
  • 3. 史书上不乏记载,许多英明的宰衡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扭转了国家危局。
  • 4. 面对国事纷繁,君主将重任交付于宰衡,期盼他能拨乱反正,社稷安稳。
  • 5. 权倾朝野的宰衡,若能秉公无私,便可使朝纲清明,天下太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名实不副:《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也作「名实不符」。
  • 名不副实:出处: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莽乃起事,上书言:「臣以元寿二年六月戊午仓卒之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宫;庚申拜为大司马,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备四辅官;今年四月甲子复拜为宰衡,位上公臣莽伏自惟,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贵号尊官重,一身蒙大宠者五,诚非鄙臣所能堪。
  • 心满意足:出处: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初,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安汉」、「宰衡」之号及封莽母、两子、兄子,皆丰等所共谋,而丰、舜、歆亦受其赐,并富贵矣,非复欲令莽居摄也。
  • zǎi héng

    宰衡

    宰衡,拼音是:zǎi héng。意思是: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汉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称号,加王莽号为“宰衡”,位上公。见《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

    相关组词

    【宰】组词

    【衡】组词

    • 暂无关联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