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施施

基础信息

  • 词语 施施
  • 繁体
  • 拼音shī shī
  • 词性拟声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副词,形容缓慢从容或自得地行走。常与“走、来、去”搭配。

词语解释

施施shī shī

1.形容走路缓慢

施施而行。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 诗经 · 王风 · 丘中有麻》

go slowly;

2.形容扬扬得意

[妻]与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外来,骄其妻妾。 —— 孟子 · 离娄下》

be immensely proud;

引证解释

1.徐行貌。

《诗 · 王风 · 丘中有麻》:“彼 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毛 传:“施施,难进之意。”
郑玄 笺:“施施,舒行伺閒,独来见己之貌。”
唐 ·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喜悦自得貌。

《孟子 · 离娄下》:“﹝妻﹞与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赵岐 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
朱熹 集注:“施施,喜悦自得之貌。”
唐 · 韩愈 《曹成王碑》:“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宋 · 洪迈 《夷坚丁志 · 谢花六》:“谢六 以盗成家……官司名捕者踵接,然施施自如。”
明 · 宋濂 《危孝子传》:“欣然就役,施施难色。”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彼方以其能多杀人施施自豪。”

3.象声词

清 · 黄遵宪 己亥杂诗三八:“荷荷引睡施施溺,竟夕闻娘唤女声。”
钱仲联 笺注:“荷荷、施施,皆借用古辞以状其声耳。”

国语辞典

施施yí yí

1.舒缓前进样子

《诗经 · 王风 ·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汉 · 毛亨 · 传:“施施难进之意。”
汉 · 郑玄 · 笺:“施施,舒行伺闲,独来见己之貌。”
唐 · 柳宗元〈始得西山游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喜悦自得的样子。

《孟子 · 离娄下》:“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网络解释

施施

施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shīshī;yí yí,意思是徐行貌;喜悦自得貌。

施施造句

  • 1. 老先生退休后,每日上午都会在公园里施施然散步,享受悠闲时光。
  • 2. 她轻移莲步,身姿摇曳,施施地走向舞台中央,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 3. 那位官员谈完事情,便施施然起身告辞,不给对方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
  • 4. 比赛结束后,获胜者带着自信的笑容,施施地走下赛场,接受众人的祝贺。
  • 5. 阳光明媚的午后,猫咪在院子里施施地踱步,时而眯眼晒太阳,时而好奇地打量四周。
  • 6. 谈判桌上,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施施然地端起茶杯,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 7. 别人都忙着赶路,只有他施施地走在乡间小道上,享受着难得的慢生活。
  • 8. 晨雾未散,一位穿着古装的女子,施施地从竹林深处走来,如画中人一般。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戟指:明.李东阳〈奕说〉:「其胜者施施然,若辟土地而朝秦楚;不胜则赬面戟指,无所不至」也作「戟手」。
  • 矍矍:唐.柳宗元〈故秘书郎姜君墓志〉:「不矍矍於进取,不施施於骄伉」
  • 坦坦:唐.韩愈〈曹成王碑〉:「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黄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 漫漫:《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长远、长久。
  • 隙: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宋.苏轼〈教战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漏洞、机会。
  • 从:《孟子.离娄下》:「施施从外来」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踪迹。
  • 施:《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汉.赵岐.注:「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参见「施施」条。
  • shī shī

    施施

    施施,拼音是:shī shī。拟声词、AA式。意思是:①.舒缓前进的样子。②.喜悦自得的样子。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