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守势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守勢
  • 拼音shǒu s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攻势
  • 用法名词,指防御、保守的态势。常与“采取、处于、陷入”等动词搭配。

词语解释

守势shǒu shì

防御行动态势

采取守势

defensive; on the defence;

国语辞典

守势shǒu shì

防守形态

如:“我方无法全力出击只好采取守势了。”

攻势

网络解释

守势

守势,军队采取防御的行动和所形成的态势。通常交战一方认为不能取胜对方时则暂取守势。 《孙子兵法 · 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取守势时,应将守势作为争取攻势一种策略、一种手段

守势造句

  • 1. 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我方指挥官决定暂时采取守势,以保存实力,等待反击时机。
  • 2. 比赛进入下半场,由于比分落后,主队不得不处于守势,频繁化解对手的进攻。
  • 3.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不积极创新,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守势,难以拓展新的业务。
  • 4. 在那场关键辩论中,他始终保持守势,只回应对方的质疑,不主动提出新论点。
  • 5. 经过一轮猛烈攻击后,我方兵力有所损耗,指挥部决定将攻势转为守势,进行休整。
  • 6. 面对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该国政府在外交上长期处于守势,急需寻求突破口。
  • 7. 面对无休止的批评,他感到心力交瘁,只能采取守势,尽量减少与人争执和辩解。
  • 8. 这是一种经典的守势战术,通过稳固防线消耗对手,再抓住机会进行致命反击。
  • 9.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态度也逐渐从积极进攻转变为守势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以佚待劳: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方疲劳、实力减弱时,再予以痛击。
  • 以逸击劳: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方疲惫时,再予以痛击。
  • 逸以待劳:两方对峙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对方实力消弱或疲倦时,再迎头痛击。
  • 表里受敌:《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锺传.诸葛诞》:「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周书.卷一九.列传.杨忠》:「攻守势殊,未可卒拔。
  • 戊戌政变:遭保守势力反扑,光绪二十四年戊戌(西元1898)八月,发动政变,拥西太后慈禧临朝听政,幽禁德宗,捕杀六君子,称「戊戌政变」。
  • 掩护部队:此部队可用於攻势作战,守势作战,及转进作战。
  • 去势:《北史.卷四二.常爽传》:「鉴专道不可以守势,故去势以崇道」割除男性的生殖器。
  • shǒu shì

    守势

    守势,拼音是:shǒu shì。意思是:防守的形态。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