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八佾

基础信息

  • 词语 八佾
  • 繁体
  • 拼音bā y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古代天子祭祀的八行舞队,象征最高礼制。亦常指僭越礼仪。

词语解释

八佾bā yì

亦作“八溢”。亦作“八羽”。亦作:八溢八羽。

国语辞典

八佾bā yì

1.周代天子用的舞乐。舞队由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

论语 · 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文选 · 张衡 · 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2.祭祀孔子的舞乐。佾生人数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追谥孔子为王为公,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论语》篇名。

网络解释

八佾 (《论语》篇目)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八佾 (汉语词语)

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舞蹈规格,为八行八列,故称其“八佾”。

八佾造句

  • 1. 史书记载,周天子在太庙举行盛大祭祀时,必亲率文武百官,行最隆重的八佾之舞,以告慰先祖。
  • 2. 孔子曾痛斥季氏“八佾舞于庭”,这句流传千古的批评,深刻揭示了僭越礼制的严重性。
  • 3. 在这场传统文化节上,复原的八佾舞表演庄严肃穆,让观众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礼乐昌盛的年代。
  • 4. 这座古老的文庙每年举行祭孔大典时,都会严格按照古制,奉上气势恢宏的八佾乐舞,吸引众多礼乐研究者前来观摩。
  • 5. 某些地方官员权限有限,却总喜欢大搞排场,享受着不属于自己的殊荣,颇有“小朝廷里舞八佾”的僭越意味。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佾:舞蹈用的多少,代表地位等级的不同,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 佾舞:是古代用於重要祭礼中的合舞,舞者右手持羽毛,左手持龠,依受献者的社会阶级不同而有二、四、六八佾等阵容的差别,以八佾舞最为隆重。
  • 皦如:《论语.八佾》:「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 八佾舞:舞队由纵横各人,共六十四人组成。
  • 获罪:《论语.八佾》:「获罪於天,无所祷也」《三国演义》第一○回:「我获罪於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得罪、遭致罪罚。
  • 每事问:《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 翕如:《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 bā yì

    八佾

    八佾,拼音是:bā yì。意思是:①.周代天子用的舞乐。舞队由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②.祭祀孔子的舞乐。佾生人数的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追谥孔子为王为公,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③.《论语》篇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