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不德

基础信息

  • 词语 不德
  • 繁体
  • 拼音bù dé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形容词,指缺乏道德,品行不正。常用于描述人与行为。

词语解释

不德bù dé

不修德行缺乏德行。不自以为有德。不施恩德。丕德,大德。不,通“丕”。不感激谦词帝王自称

引证解释

1.不修德行;缺乏德行。

《书 · 伊训》:“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孔颖达 疏:“尔惟不德,谓不修德为恶也。”
汉书 · 文帝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
汉 ·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閔凶,越在西土,迁于 唐 · 卫。”
晋 袁宏 《后汉纪 · 灵帝纪》:“上军校尉 蹇硕 以帝轻佻不德,二舅好脩虚名,无股肱之才,惧不能社稷也。”

2.不自以为有德。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韩非子 · 解老》:“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
南朝 ·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未知上德之不德,惟见圣人不仁。”

3.不施恩德。

左传 · 文公十七年》:“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

4.不感激。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 · 行篡》:“货多则辨,辨则民不德其上。”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

5.谦词。帝王自称。

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南朝 ·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 东方朔:“帝欢悦举觴并劝曰:‘不德不足当雅貺。’老翁等并起拜受爵。”
宋 ·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许批答》:“水旱之灾,不德所召,卿当助我,求所以消復之道,不当求去我也。”

6.丕德,大德。不,通“丕”。参见“不”。

管子 · 宙合》:“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寧矣,故名之曰不德。”
郭沫若 集校引 丁士涵 云:“古字多以‘不’为‘丕’……‘丕’,大也。”

国语辞典

不德bù dé

不道德

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不德罪名!太荒唐了吧!”

网络解释

不德

不德,bù dé,意思有,(1).不修德行;缺乏德行。(2).不自以为有德。(3).不施恩德。(4).不感激。(5).谦词。(6).丕德,大德。

不德造句

  • 1. 像这种为人不德之人,迟早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
  • 2. 他的种种不德之行,最终让家人对他彻底失望,众叛亲离。
  • 3. 面对他人的苦难却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实属不德
  • 4. 一个心存贪念、处事不公的官员,便是典型的不德之人,理应受到惩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差越:《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朕以不德,遵奉大业,而阴阳差越,变异并见」
  • 嗛志:《史记.卷一○.孝文本纪》:「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 嗣承:《晋书.卷一二八.慕容超载记》:「朕猥以不德,嗣承大统,抚御寡方,致萧墙衅发」继承。
  • 祸乱滔天:《晋书.卷四.惠帝纪》:「朕以不德,纂承鸿绪,于兹十有五载。
  • 布政:《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菑,以诫不治」三国魏.锺会〈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
  • 委咎:《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朕之不德,而欲委咎守宰,岂禹汤罪己之义邪!」也作「委过」、「委罪」。
  • 枕戈饮胆:《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也作「枕戈尝胆」。
  • bù dé

    不德

    不德,拼音是:bù dé。意思是:不道德。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