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仡佬年

基础信息

  • 词语 仡佬年
  • 繁体
  • 拼音gē lǎo niá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仡佬族的传统新年或年度节庆。常与“过”“庆祝”搭配。

词语解释

仡佬年gē lǎo nián

也称“过年”。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上午人们祖宗坟地,由长老点燃鞭炮铁炮表示过年开始然后芦笙舞、对唱民歌、打篾蛋球、荡秋千等。下午祭祖祭品由各户轮流提供,每年十户出公、母鸡各五只。祭毕,就地将鸡煮熟,按长幼辈份入席会餐

网络解释

仡佬年

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俗称仡佬年。

仡佬年造句

  • 1. 每年春节前后,贵州省务川县的仡佬族同胞都会隆重庆祝他们的仡佬年,届时村寨里一片欢腾。
  • 2. 在仡佬年期间,人们会举行祭祀、歌舞表演和打糍粑等传统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 3. 离仡佬年还有一段时间,村里的阿婆们就开始忙着蒸年糕、酿米酒,为节日的到来做准备。
  • 4. 仡佬年不仅是家族团聚的时刻,也是展示仡佬族独特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 5. 这次民族文化节的主题便是“欢度仡佬年,传承非遗情”,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仡佬族的风俗。

gē lǎo nián

仡佬年

仡佬年,拼音是:gē lǎo nián。意思是:也称“过年”。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上午,人们到祖宗坟地,由长老点燃鞭炮和铁炮,表示过年开始。然后跳芦笙舞、对唱民歌、打篾蛋球、荡秋千等。下午祭祖。祭品由各户轮流提供,每年十户出公、母鸡各五只。祭毕,就地将鸡煮熟,按长幼辈份入席会餐。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