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课役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課役
  • 拼音kè y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旧时政府征收的赋税和劳役。多作沉重负担。

词语解释

课役kè yì

1.役使督促

2.赋税徭役

国语辞典

课役kè yì

古时税款与繇役。

《隋书 · 卷二 · 高祖纪下》:“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

网络解释

课役

课役,汉语词语,作动词意为“督促”“促使”,作名词意为“赋税”“徭役”。

课役造句

  • 1.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百姓不堪沉重的课役,纷纷起义反抗压迫。
  • 2. 封建统治者为了扩充军备,不断加重对民众的课役,导致民怨沸腾。
  • 3. 苛捐杂税与繁重的课役,使得农民终年辛劳却依然食不果腹,家徒四壁。
  • 4. 一个王朝的衰落,往往始于课役过重,百姓流离失所,最终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 5. 新政权建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轻百姓的课役负担,以安抚民心,恢复生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靡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靡费金宝,减耗课役,为损国也」也作「糜费」、「糜掷」。
  • 计帐:《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
  • 本钱:《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己酉,河南、洛阳两县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董西厢》卷六:「不敢问利息轻重,这本钱几年得用!」经营事业所用的资本。
  • kè yì

    课役

    课役,拼音是:kè yì。意思是:古时的税款与繇役。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