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通宝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通寶
  • 拼音tōng bǎ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 古代铜钱名,常指带有“X通宝”字样的货币。

词语解释

通宝tōng bǎo

中国旧时钱币一种名称。起于唐高祖 ·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以后历代都曾沿用,“通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国名,铸于币面。如南唐的“唐国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元代的“至正通宝”、明代的“大明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

国语辞典

通宝tōng bǎo

通用的钱币。自唐以来货币,多以通宝为名,至清末制作铜元银元始废。

如:“开元通宝”、“正隆通宝”。

网络解释

通宝 (古代方孔钱之一种)

“通宝”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另有元宝重宝、之宝等钱。唐代改变了秦、汉以来钱币以重量命名习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币面上下右左有“开元通宝”四字。“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有人顺时针方向回环来读作“开通元宝”,成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 “元宝”命名的由来

“通宝”名称为后世沿用,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号(国号),如唐代的“建中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南宋的“大宋通宝”,明代的“永乐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宣统通宝”等。辛亥革命后,云南、福建还曾试铸“民国通宝”。“通宝”钱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国货币史上占主导地位

通宝造句

  • 1. 他痴迷于中国古钱币收藏,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通宝
  • 2. 考古队员在古墓中发掘出大量锈迹斑斑的铜钱,其中不乏稀有的宋代通宝
  • 3. “开元通宝”是唐代开铸的钱币,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重大发展。
  • 4. 品相完好的光绪通宝在钱币市场上颇受欢迎,其价值远超普通铜钱。
  • 5. 博物馆内展出的这枚明代通宝,详细记录了当时的铸造工艺和流通状况。
  • 6. 匠人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出土的古钱币,试图辨认其上的朝代年号和通宝字样。
  • 7. 从唐代的“开元通宝”到清代的“康熙通宝”,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兴衰。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永乐钱:明朝永乐年间所铸,上有「永乐通宝」四字的铜钱。
  • 宝:如:「元宝」、「通宝」。
  • 开元通宝:《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参,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
  • 宝字:其上常有某某通宝等字样,故以宝字作为制钱的别名。
  • 表记: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只有开元通宝金钱五十文,与他为表记」《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他这等害病还带着这个东西,况又不是男子带的戒指,必定是妇女的表记」
  • tōng bǎo

    通宝

    通宝,拼音是:tōng bǎo。意思是:通用的钱币。自唐以来的货币,多以通宝为名,至清末制作铜元,银元始废。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