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篆刻

基础信息

  • 词语 篆刻
  • 繁体
  • 拼音zhuàn kè
  • 词性动词
  • 近义词镌刻 电刻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雕刻印章;名词,指印章雕刻艺术,常作主语或宾语。

词语解释

篆刻zhuàn kè

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作文

seal cutting;

引证解释

1.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汉 · 扬雄 法言 · 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 · 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 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 · 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觴侠气上云空。”

2.雕琢过分修饰文字

明 · 高启 《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会理切事之理。”

3.雕刻印章。

《明史 · 文苑传三 · 文徵明:“﹝ 文彭、文嘉 ﹞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清 · 叶廷琯 《鸥陂渔话 · 米紫来自书诗卷》:“﹝ 米紫来 ﹞诗画皆工秀,兼善篆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 · 竹阴读画》:“抱石,我看是一位标准的 中国 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篆刻,又会书画,长于文事。”

国语辞典

篆刻zhuàn kè

1.推敲字句琢磨文章。比喻精心为文。

文选 · 任昉 ·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2.雕刻印章。因印章多模仿秦汉古印,采用大小篆体,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网络解释

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历史

篆刻造句

  • 1. 他聚精会神地在方寸之间篆刻着自己的名字章,刀法细腻而精准。
  • 2. 这位老艺人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和篆刻各种风格的印章,作品独具匠心。
  • 3. 学习篆刻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让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字与审美。
  • 4. 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精美古朴的篆刻作品,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
  • 5. 现代篆刻艺术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展现出勃勃生机。
  • 6. 她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老师学习篆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刻出属于自己的印章。
  • 7. 对于初学者来说,篆刻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对心性与耐力的考验。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数位快速篆刻系统:利用电脑科技来篆刻的应用软体。
  • 治印:雕刻印章、篆刻
  • 雕虫篆刻:曰:『然,童子雕虫篆刻
  • 西泠八家:清代浙江杭州的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位篆刻家的合称。
  • 刀法:篆刻或雕刻时运刀的方法。
  • 汉印:与秦印皆为后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
  • 吉羊:羊为「祥」的古字,今多见於篆刻、春联等。
  • zhuàn kè

    篆刻

    篆刻,拼音是:zhuàn kè。动词。意思是:①.推敲字句,琢磨文章。比喻精心为文。②.雕刻印章。因印章多模仿秦汉古印,采用大小篆体,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