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一刀见血

基础信息

  • 成语一刀见血
  • 拼音 yī dāo jiàn xiě
  • 繁体一刀見血
  • 近义词 一针见血

成语解释

【释义】

犹“一针见血”。见“一针见血”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一针见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陶侃(公元259—334),字士行,浔阳人,东晋名臣。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并以恩威并重的方法教导,对陶侃日后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响。典源此处是记录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厕所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包著头巾的人,说他以后会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个看相的人,也说他左手中指有一条垂直的指纹,将来地位会非常尊贵、崇高,会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针刺破手指,鲜血喷洒到墙壁上,居然形成了一个“公”字。再用纸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发明显。陶侃后来果真当了八州的都督。这是关于“一针见血”的一段故事。后来“一针见血”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已和此典故无关,转用字面义,表示一针下去,血即涌出,用来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集六・卢梭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书证】

  • 01.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人所难言,累百言而不能了者,我须一刀见血,直刺题心,以数精湛语了之,则人难我易,倍觉生色。”

成语接龙

yī dāo jiàn xiě

一刀见血

一刀见血,汉语成语。一刀见血意思是: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