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源瀚字词典

不辨菽粟

基础信息

  • 成语不辨菽粟
  • 拼音 bù biàn shū sù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五谷不分   不辨菽麦
  • 反义词 见多识广   学富五车
  • 出处 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成语解释

【释义】

犹“不辨菽麦”。见“不辨菽麦”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不辨菽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菽,就是豆子。麦,则是麦子。两者都是很普通的农作物,而且形状完全不同,极容易分辨。如果一个人连豆子、麦子都无法分辨,就是形容这个人非常无知,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这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当时晋国发生政争,贵族大夫栾书、中行偃为了争夺政权,先杀了受到厉公亲信的胥童,然后又杀了厉公,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是为晋悼公。周子时年才十四岁,根本无法亲政,且有年长的哥哥,但栾书等人为了掌握政权,把周子当成傀儡,就称赞周子十分聪明,并诋毁他的哥哥,说他十分无知,连豆子和麦子都没办法分辨,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后来“不辨菽麦”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亦用来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

【书证】

  • 01.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成语接龙

共找到 3 个成语

bù biàn shū sù

不辨菽粟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不辨菽粟,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不辨菽粟意思是: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出自清・龚自珍《农宗》。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浏览历史